来源:【宝安日报】在宝安,有一个因一碗牛肉丸汤粉而起的温暖故事,它见证了善良的传递与爱的延续。三年前,初来乍到的王美琳在困境中收到了一位陌生老板的暖心馈赠,这碗充满善意的汤粉不仅填饱了她的胃,更在她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希望能帮你的父母减轻负担。”9日上午,在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报爱心帮扶中心,市民黄女士将5000元爱心款交到寒门学子杨天顺手上。 杨天顺是宜阳县张坞镇程午村人,今年以622分的成绩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看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杨天顺和父母既开心又发愁。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第一次走进小丽家,看到她家的房间不大,采光也不太好,比较简陋的一个生活环境,但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触动了我们。”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车管所巡长庞睿,与辖区困难家庭小丽(化名)一家多年来建立起了深厚情谊。
【来源:广西自治区教育厅_教育要闻】近期,广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南国早报推出“资助之光·梦想起航”特别报道,聚焦一些受国家资助帮助的学子,追踪他们跨越人生沟坎、努力逐光前行、最终成长为社会中坚的奋斗历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林志楠12月19日,河南省胸科医院里,来自新疆喀什的小患者阿米娜领到了一份特殊礼物——顺丰公益基金会的“暖心能量包”,包里有相框、水杯、一套衣服,还有一份为她颁发的“小勇士证书”。
4月下旬的一天,云南昆明。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一间病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96岁老兵李一飞的脸上。见有客人来,李一飞微笑着招手致意。来访的是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赵珂熳。她专程给李一飞送来一批受助学生寄来的感谢信。李一飞拆开鼓鼓的大信封,里面有9封信和4张明信片。
三兄妹苦寻当年化名“希望”的资助人,一段念念不忘的恩情引发济南、菏泽两地爱心接力——寻找“希望”,一场跨越24年的相见阅读提示“看到你们如今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欣慰。”“希望”与李家姐妹俩紧紧相拥。这场跨越24年的相见,既是初见,也是重逢。
本科硕士阶段获得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广西青年英才助学金……前不久,在2024年广西“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广西大学“国家资助·梦想起航”颁奖晚会上,广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涛分享了他在国家资助下的成长故事。
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通讯员 孙天斌实习生 黄瑞希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有个暖心老师,关爱学生的方式却有些不一样。近日,在该校师德标兵推选活动中,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江群的故事,就让评审老师们有点意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田甜,明天你要开学了,爷爷叮嘱我,要在开学前,亲手把钱送到你手里。”2月11日,在徐州铜山区茅村镇屯里村的一处农家院里,铜山税务局汉王分局职工张扬,郑重地将一万元现金交到女孩田甜(化名)手里。
“天冷了要好好吃饭”,最近不少高校学生都收到了这样一条学校发的短信,嘱咐他们天冷了好好吃饭,并给他们的卡里悄悄打了一笔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天冷了,要好好吃饭!”最近,北京邮电大学有学生发现,自己的饭卡里突然多了400元钱,还接到学校的一条通知,嘱咐他们:天冷了,一定要好好吃饭。
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通讯员 袁广益 胡冬梅“姐姐,我的行李已基本收拾妥当,过几天就要去大学报到了,谢谢你陪我走到了今天,未来的路我要学着自己去打拼!”8月2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丛江县的18岁苗族少年潘遵义,给远在1000公里之外的襄阳火车站工作人员刘娟打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