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在应云卫导演邀请下,秦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剧艺社,因扮演“中艺”开锣戏《大地回春》黄树惠一角走红,后来她又陆续参演《天国春秋》《钦差大臣》《董小宛》《结婚进行曲》等话剧,出色的表演让她赢得了“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的称号,在出演《结婚进行曲》时,因为生活条件差,加上劳累,秦怡嗓子哑到几乎只有气音,在导演鼓励下,秦怡用气音演完三幕五场,获得了观众的肯定。
2025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福建最长寿的一位老人在凌晨去世,享年123岁,六代同堂,她生于1902年,见证了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兴衰,日本的侵略,抗战的纷争,新中国的诞生,亲历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
在上个世纪内地影视业发展之初,演艺圈内的竞争非常激烈,能够在这个行业内脱颖而出的必定是佼佼者。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有几十个版本,但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央视版的《红楼梦》,剧中出演刘姥姥的就是沙玉华,有观众评价她是所有版本中最丑的一位,却是最经典的。
5月9日凌晨,“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细数她的作品表,《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青春之歌》《海外赤子》等电影无不是新中国电影库中的典藏之作,而她的名字,也借由芳林嫂、林洁、林红等角色火遍神州大地,美丽、优雅、坚韧等美好特质,成为她所塑造的银幕形象的共同特点。
人民艺术家秦怡于5月9日4时8分在沪去世,享年100岁。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先后参演4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1983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鹰优秀女演员奖,还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上海文艺家终身成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等。
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去细细品味那些沉淀了岁月的艺术珍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夜晚,没有手机的干扰,没有短视频的诱惑,人们围坐在一块简陋的幕布前,享受着属于那个时代的集体欢乐。那时候,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连接邻里、凝聚人心的力量。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曾经陪我们走过无数个夜晚的老戏骨们,早已步入了晚年,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电影,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些年近百岁的老艺术家们,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状态,也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年荧幕上的经典角色,相信总有那么一些瞬间,可以让大家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