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A股市场整体维持震荡调整格局,偏防御型的高股息资产受到了市场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震荡上升,股息率一度接近7%,截至2024年3月末,指数股息率为5.39%,显著高于万得全A(2.20%)、沪深300(2.97%)、中证500(1.
时间来到了2023年5月,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多变,大盘指数在3300点左右反复波动。从具体行业来看,今年信创、AIGC、中特估板块表现相对突出,取得了不俗的收益率。其中,ChatGPT、文心一言等聊天机器人一经推出就引爆了全球资本市场。
近日,在A股暌违已久的普涨行情里,不少次新基金凭借着高仓位也迎来净值异动。但总的来说,成立于震荡的三季度内的次新基金在布局方面,多数都较为克制,无论是基金近期较为平缓的净值波动,还是拉长的建仓期,都体现了基金经理谨慎的态度。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截至3月3日,2023年开年以来录得正收益的公募量化产品占比达到了95%以上,表现最好的产品涨逾22%,多只产品的收益率则在10%以上,表现最差的产品收益率为-2.6%。
余世鹏 蛇年伊始,基金密集跟进降费。2月6日,银华基金、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同时公告,旗下QDII基金下调管理费年费率、托管费年费率(下称“管理费、托管费”)等。至此,2025年以来降费的QDII基金已超过50只。
今年二季度,公募量化基金整体获得了超80亿份的净申购,华夏智胜先锋股票、国金量化精选、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等明星量化产品受到了资金热捧。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基金经理盛丰衍更是在社交平台发文直呼:“如果2017年是量化的冬天,那么2023年就是量化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