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两位年轻的中国籍留美学者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文章,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这一理论工作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今中国,李、杨二人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自然与他们的诺贝尔奖得主身份密切相关。
由于李政道与杨振宁发表于1956年的论文极具颠覆性与影响力,加之二人的特殊身份,在美苏争霸、海峡两岸对峙的时代背景下,美国、苏联、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四方围绕李、杨的科学理论及其获得的诺贝尔奖,展开了一场国际争夺战。
1997年2月16日,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逝世了.噩耗传来,我悲痛不已.她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实验物理学研究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推进作用.她的逝世,不仅是物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人类科学文化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
杨振宁李振道由易经的阴阳学说,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基本的物理学粒子的对称而表现为左右、上下、前后对称,引申出正负、男女、善恶、正邪等等,而由于粒子又不是绝对的对称,有微弱的不对称性,导致正负不能完全的湮灭,从而诞生的宇宙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