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留不住隔夜粮,老鼠看仓,看的精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老鼠这种动物对于老百姓的粮食来讲是一种危害,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老鼠在生活中很常见,种类也比较繁多,其中有些种类的老鼠一些人比较喜欢饲养,例如仓鼠。
邱满囤曾经是一名军人,1957年复员以后,全国正在开展如火如荼的除“四害”运动,因此,大队要求每家每户上交一定量的老鼠尾巴,邱满囤家总是能够提前完成任务,村民们纷纷感到好奇,赶来询问,原来,邱满囤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灭鼠剂,能更快地消灭老鼠,提前完成任务自然不足为奇。
不知道大家见过仓鼠没有,那种小小的,萌萌的,关在一个个小笼子里,最喜欢待充满木屑的地方,啃食起来嘴巴一鼓一鼓,由于体型小适合养在各种地方,尤其是大学的女生寝室,哪怕学校明令禁止不准养宠物,但架不住一窝又一窝的小仓鼠在这里扎堆。 小仓鼠可爱,但跟仓鼠同为鼠科的老鼠则万分令人厌恶。
邱满囤之所以称为鼠王,也许是因为他从小就跟老鼠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生活窘迫,他流浪街头,饿的时候就捡垃圾堆里的食物吃,渴了就喝雨水,睡在潮湿阴冷的地方,与老鼠作伴,也就是那时,邱满囤学会了观察老鼠的生活习性。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里曾有一首《硕鼠》是这样唱的,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侍奉了你三年,我的死活你不顾。我将离开你去寻找乐土。乐土呀乐土,那是安居的好去处!
文 | 小风谈史1958年,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从源头上“斩断疾病源,”一场轰轰烈烈除四害的运动就此展开。而老鼠作为“病毒集合体,成了当之无愧的四害之首。”(本文讲述皆有官网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末尾处。文章部分内容有所润色,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总有一群“小人物”出身平凡,却能掀起波涛骇浪,引人注目,成为一个时代最不容忽视的存在。邱满囤全家本来就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粮食收成一年比一年差,生活本就无以为继,再加上地主的剥削、战乱的袭扰,更是让这个家庭面临着更为窘迫的局面,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别说有苦。
引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唐)罗隐《筹笔驿》 罗隐在《筹笔驿》这首诗中认为:时运来时,连天地都鼎力相助;时运没有了,英雄也就壮志难酬了。与罗隐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地还有众所周知的“时势造英雄”这句话。
老鼠在大家眼中是人人喊打的生物,还有人曾开玩笑说,万物皆有灵,但是老鼠除外。在中国就有一位灭鼠高手,可谓是民间出人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小人物,却是一位捉老鼠的行家,他配的老鼠药可以说让老鼠自己乖乖出来受死,这个人就是邱满囤。
邱满囤认为是老鼠害的自己家破人亡,发誓一定要配出最好的老鼠药,他卖掉房子,开始了长达11年的流浪生活,讨过饭、睡过窝棚,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边卖老鼠药边研究,有一次在香油坊,受到香油味道启发的他,灵光乍现,能不能发明一种能吸引老鼠的气味,让老鼠自投罗网,经过几千次的实验,1981年1月16日邱满囤的诱鼠剂成功了,乡亲们像看戏法一样,看着他用诱鼠剂将成群的老鼠诱出来,“要杀公的杀公的,要杀母的杀母的,还能把老鼠引上树”,邱满囤成名人了,成名的好处之一就是51岁的他又娶了个陕西媳妇,“她并不爱我,她爱我的一技之长”,邱满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