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生该学些什么、怎样有效学习?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科学教育?5月22日,广东华侨中学举办“智能未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暨科普教育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学生应掌握哪些核心竞争力”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鲁网3月5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冯小伟)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的能力,近日,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山东省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线上研修活动”。
教育部3月28日举办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教育部当日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4项具体行动,旨在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提高全民数字教育素养与技能,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规范人工智能使用科学伦理。
来源:环球网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全方位应用,并着力提升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12月16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云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修班在上海市顺
在教育数字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加速发展对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AI赋能校本研修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不同地域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日,数字化音乐课堂研修活动在西安经开第八小学举行。
【来源:西安报业】12月27日,为期3天的未央区设备管理平台应用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在西安市东元路学校圆满落幕。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助力教学提质增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未央区对66所学校信息化工作分管校长、平台管理员和学科教师进行培训。
4月10日—12日,深圳市南山区教科院举行“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暨第六期“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区教科院院长陈坚,区教科院副院长赵小平、石义琦出席活动,副院长周爱国主持。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北京6月18日讯(记者 施剑松)大数据如何赋能精准教学管理?AI时代,校长该具备怎样的智识与作为?AI赋能如何将学校“治理”变成“智理”?……今天,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在陈经纶中学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实训启动会。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是如此。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规律的科学,其教学过程涉及大量复杂的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以及对生命现象的深入理解,传统教学方式在一些方面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本期关注:智能技术如何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编者按今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育人方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智能技术如何变家校社各自为政为协同作战?
■关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本期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编者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模式?将推动教育呈现何种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