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波兰特派记者 赵 霜新年期间,欧洲国家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对波兰首都华沙来说,最具吸引力的,除了音乐,还是音乐。从老城街道里飘来的悠扬歌声,到商场播放的欢快乐曲,再到音乐厅里清脆的琴音……音乐在这里是生活情趣、文化表达,也是其历史脉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父亲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克拉科夫民族起义,他们在1806年结婚,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
一 波兰 ——青年时期的理想 悲观主义者、韵律散文大师古斯塔夫·福楼拜,曾力劝青年作家进行苦修以保证其艺术生涯的狂放。肖邦的狂放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放,是灵魂的苦痛与呻吟。鲜明粗放的冒险经历销迹于他的平常生活。他的悲剧是源自内心的。
1810年3月1日,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诞生。历经一百多年,肖邦的音乐依然散发特殊的魅力。纪录片《肖邦拯救人生》,讲述的就是两个远在地球两端、互不认识的年轻人,却同样因为肖邦写下的音符,激发了活下去的愿望。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你最珍视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与“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01.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