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所念,既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最需要担心的的是他的破坏性(惟危)。道恍恍惚惚似是而非,所以道心最需要深入精微辨析(惟微),从而明道而循。
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性本身就是生存和繁衍,是自私和贪婪的,以此为本源衍生出了人类社会的诸多生存哲学,如人情世故,各种潜规则,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是人性动物的一面。
人人都说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可大家是否知道,华夏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什么吗?就是“允执厥中”这四个字。有人可能会质疑我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想我泱泱中华大国,煌煌五千年文明,怎么只起源于“四个字”?俗话说:“吃草粑粪,主意拿定。
厥,确实是通其的意思,如果,继续深挖,要是再往上问,这个厥从何而来,那我就只能推测。格物致知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门槛,但是,格物的概念最早并非出自儒家,而是出自中医,出自《黄帝内经》,格的概念,最初,就是治病救人的。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这十六个字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又名中华心法,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