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释义永恒性 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特点继承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具有相同特点阶级性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独立性 1.教育有其自身规律;2.教育会超前或落后与社会;3.教育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10、"有教无
1.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词。【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见《上岸者·教师编备考笔记》P1)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