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湖南发布、湖南日报社联合推出系列报道《专家谈·在希望的田野上》,首期聚焦安化县的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安化是中国黑茶之源、茶马古道和万里茶路源点之一。经过数年以茶为主导产业的精细化发展,安化从过去的贫困山区,变成如今绿色茶园铺满山坡。
11月3日,“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在以“共享减贫经验 建设和美乡村”为主题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介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拥有全球60%以上的茶园面积,茶叶是中国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近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行的下关沱茶创制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要为云南茶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具体来说,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关系,茶叶品类结构的关系,内销与外销的关系,品饮与收藏的关系。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南宁9月20日电 (记者沈泉池)9月20日上午,在“2023年乡村振兴论坛·广西”活动上,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发表视频主题发言时表示,广西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近年来,在广西茶产业的面积、产量、品质、品牌、产值和效益
5月13日, “第二届景迈山茶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景迈山·八马联合新品发布会” 在云南普洱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出席活动并围绕茶产业如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剖析了景迈山茶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为现场的各界人士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29日下午,在福鼎举办的第三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通过连线的方式表示,要向国际友人传播中国茶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让世界人们尝试中国茶的消费方式,感受并接受各类中国茶的口感风味,最终迷恋中国茶。
——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纪实 ■ 莫 成 包伦金 吴映宜 江南春雨催新芽,莓茶飘香到万家。 近日,笔者走进“中国古莓茶之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毛坝乡,漫山遍野的茶园里,翠绿的莓茶舒展着腰身,尽情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构成一幅“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的生动场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今年9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光明谷雨前,苍莽的舜皇山时晴时雨,随性的山头耸翠、路边摇红便多了几分羞涩,扯来漫山满壑的云纱雾帐,山里人家时隐时现,仿佛缥缈仙境。舜皇山的小气候叫人捉摸不定,越是云遮雾罩,越激起我探访舜皇山野茶的念头。几年前就听刘仲华院士说,舜皇山发现了野生茶,面积之大,品质之佳,出人意料。
尹建国 杨坚 鄢跃斌一山芳茗露华鲜,春在一杯谷雨茶。近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朋友圈正在被各种细嫩明亮、生机盎然的春茶,茶山以及采茶画面霸屏,春天的味道,正从身边一杯冒着热气、飘着茶香的茶水开始弥漫。寻中国好茶,品“帝子灵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李想)12月14日,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承办的2024乡村振兴大会平行论坛·茶产业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当天,现场迎来多位关注茶产业发展的院士专家、茶企代表,大家捧着热乎乎的茶饮,分享茶叶变乡村“致富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