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青海省财政厅已下达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基建资金2.95亿元,支持全省8个市州19个县区实施乡村供排水管网、乡村道路等49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发放劳务报酬0.93亿元,计划吸纳当地群众务工人数3078人。
2月24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作用,坚守“赈”的初心,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就业带着项目走”的原则,会同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谋划编制了2025年以工代赈任务计划,并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以工代赈任务的支持力度。
郭靓3月17日,青海省财政厅传来好消息,省财政厅下达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基建资金2.95亿元,支持全省8个市州19个县区实施乡村供排水管网、乡村道路等49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发放劳务报酬0.93亿元,计划吸纳当地群众务工人数3078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高山 柳成青海省近日首次下达2.97亿元省级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支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图为冬日青海湖。 李江宁 摄中新网西宁12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2022年,青海总投资2.2亿元用于青海湖生态治理,相继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教育生态体验项目等17项生态工程项目。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针对12月18日夜间,甘肃省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青海部分地区农业设施大棚、畜禽圈舍、水利工程设施损毁情况,12月19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紧急下达甘肃、青海两省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2.
中新经纬12月19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19日消息,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其中,甘肃1.5亿元、青海0.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2023年,青海省财政持续加强资金筹措力度,累计下达资金99.74亿元用于支持青甘川交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交界地区城镇化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12月25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4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甘肃、青海两省做好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转移安置、遇难人员抚恤、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有地方住、有热饭吃、不挨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民心安定。
中新社西宁11月1日电 (李隽)1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2023年以来,该行联合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创新启动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青海省金融机构已发放企业碳账户贷款92.
人民网西宁1月19日电 (记者杨启红)1月19日,青海省民政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据悉,2023年,青海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47.4亿元,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同时,青海着力补齐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彩票公益金等资金2.
12月6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做好疫情期间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统筹运用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有效履行了民政兜底保障职能,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5.1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71亿元。
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记者 李江宁)7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局围绕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草原治理、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投向领域,已累计争取落实中央财政及预算内重大工程项目及资金43.
南都讯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成立跨司局抗震救灾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灾区煤电油气运保障、应急救灾物资调配、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工作。紧急组织向甘肃、青海两省下达合计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15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林草局15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安排下达青海省中央预算内资金1.56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保障体系类项目建设。 据悉,该笔资金中,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