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在“东楚科普大讲堂”进行航天知识科普□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戴鼎 程贞贞9月5日晚,黄石市“东楚科普大讲堂”开讲活动暨首场科普报告会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聂海胜与黄石市民分享自己三次“飞天”的经历,讲述中国航天事业砥砺奋进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7月17日,2023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开班典礼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开班典礼上,航天英雄、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以“矢志航天 筑梦苍穹”为主题进行了专家授课。
清明时节东风劲吹,踏青的同时,也适合放风筝。风筝,古时也称“纸鸢”,清代诗人高鼎曾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中国的古老发明,最早的风筝诞生于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从隋唐开始,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据媒体报道,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其实,从远古至今,中国人的登月之梦做了几千年。在藏于各大博物馆的古代文物中,我们就能见到古人追逐飞天梦的样子。
飞向蓝天,叩问苍穹,是华夏儿女数千年来的梦想。古人也有“飞天”梦,虽然无法想象今天的太空站、载人航天飞船等高科技,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行“航天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最早的“女航天员”,非嫦娥莫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人的“飞天梦”有多长?答案是:一梦越千年!央视新闻AIGC带你从“神话”到现实回望千年飞天梦听!这是梦开始的声音两千年前屈原向天叩问宇宙起源“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一千多年前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关于“飞天”的故事你听过哪些?除了“嫦娥奔月”,是不是还有一个叫“万户飞天”?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浩瀚的天空产生了无限遐想。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世界其他民族也有相关的神话故事及文学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