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朱向羽、记者梁喜俊报道 内蒙古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部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水资源在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于2024年1月底前将工作情况报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汇总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写在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生效友 2024年3月22日是第32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7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之一。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6-02-25信息来源: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 产业方面,重点加快推进两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及配套电源点、二连浩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京能褐煤提质以及大冶轴承、明阳电气、特变电工、上海电气等装备制造项目,大庄园、华润、西苏旗绒毛加工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华牛生物及健康产业基地、软通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现场。 韩卿立 摄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2日电 (记者 李爱平)新年伊始,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如何实现“开门稳、开门红”?1月12日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官方给出了“不遗余力抓项目”的发展思路。
1月25日,内蒙古举行全区水利建设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据悉,内蒙古2023年在建水利项目达123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71个,总投资达658亿元。重大水利项目在建数量、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8月30日上午,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生效友主持召开会议,传达李克强总理在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政府2022年第25次常务会议内容,并就水利厅下一步工作制定了台账,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