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好坏不能简单地通过净利润同比增减大小来判断。有时非经常性损益也会影响到公司业绩,有的公司业绩增长比例极大,却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太低。投资者看待上市公司业绩要辩证,简单看净利润同比增减有失偏颇。净利润同比增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业绩的变化趋势,但绝非唯一标准。
「今天是木子读吧陪你的第1089天」股票价格会围绕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有时候股价会超出其内在价值,形成高估,有时又会低于其内在价值,形成低估。股价是很容易看到的外在表现,但内在的价值谁也没法做出准确的计算,那该如何去看股票的价格和价值是否匹配呢?
截至1月20日午盘,已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行业不同的周期和景气度成为业绩表现的“胜负手”。地产大周期中,产业链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预减或续亏;产能出清中的光伏股普遍录得上市后最大规模亏损;温和复苏中的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盈利修复增速呈现分化。
每年中报,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上年度年报审美已然疲劳,该反映的已经在股价上有反映了,年度计划过半,业务部门是稳扎稳打,节节攀高;还是有始无终,不及预期呢?这一切都必然在中报上显现出来。这当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看什么?二是有没有办法抓取?
「今天是木子读吧陪你的第1011天」本周木子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五篇关于如何分析公司的文章,分别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四个角度来说明,最后再来聊聊估值体系。一周时间,希望对大家的投资体系有所帮助。今天我们先说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在正常运营情况下赚取利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