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官方29日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上述报告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编制。
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正式公开发布。报告显示,目前,5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已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非基础设施“硬联通”迈上新台阶。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0日刊登题为《中国人闯非洲 寻一条淘金路》的报道,报道指出,随着近年中非政治与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资快速涌入非洲,各项中非合作项目也如火如荼展开,这背后是成千上万赴非洲寻找机遇和开拓新生活的企业家和普通民众。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综述丨“在非洲、为非洲”——中企出海搭建“健康丝绸之路”新华社记者刘佑民 刘方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柳叶刀综合医院内,一名护士熟练地为患者输液,随着药物逐渐起效,患者症状也得以缓解。这名患者使用的药物来自一家中国企业设在当地的工厂。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中国制药公司正通过‘健康丝绸之路’向非洲进军。”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0月14日以此为题发文注意到,包括复星医药在内的中国医疗行业巨头正在非洲设立工厂,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新市场。
110万,这是过去三年,中国企业为非洲当地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Malak Mansour就是在中国企业任职的非洲本地人,他于2014年进入振华石油埃及NPIC项目工作,现任NPIC项目的财务经理。这家位于埃及的中国企业拥有280余名员工,仅有9人来自中方。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峰会计划通过《宣言》和《行动计划》两份成果文件。随着中非之间合作领域逐步拓展,中非在数字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正在培育新动能。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吴洪)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多家闽企受邀参加。作为我国对外开放较早和企业“走出去”较多的省份,福建对非交流合作一直十分活跃。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赵觉珵】编者的话:“中方愿同非方在未来三年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涵盖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发展合作、卫生健康、兴农惠民、人文交流、绿色发展、安全共筑十大领域。
作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于9月6日在北京举行。在专题发言环节,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围绕“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这一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他表示,1994年海信第一次进入南非市场,至今已整整30年。
非洲国家几内亚家里有着堪称地质奇迹的丰富矿产,但多年来仍然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列,成为“资源诅咒”的案例之一。 数十年来,几内亚一直尝试同西方矿业巨头合作,开发全球罕见的高品质矿山——西芒杜铁矿,结果却落得两败俱伤。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友好源远流长,虽相隔万里重洋,但中非双方紧紧相连,心心相印;“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凝练着中非双方数十年的并肩奋斗、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