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战前夜11日晚,国军东进部队指挥侯镜如回到葫芦岛,召集商议下一步战略,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加强火力,继续正面攻;第二个方案是前两天负责主力进攻的54军提出,建议绕开塔山防线正面,从白台山西面迂回到塔山防线的背后。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最艰苦卓绝的一仗,我军4万人对阵国军十万精锐,弹丸之地、无险可守,兵力明显劣势,为啥就能创造军史奇迹呢?英勇的东野4纵不单单靠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员画龙点睛的部署,闻所未闻的“壁里藏身”、炮兵的“先三秒抢五秒”的妙招,无不让人拍案叫绝。
塔山阻击战,是我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之一。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李宏茂、焦玉山、江民风共9 位曾参与塔山战役的开国将军,生前均立遗嘱:希望死后归葬塔山,与743名牺牲烈士同眠。
参加辽沈战役,进行战略决战经过一九四七年夏、秋、冬季三次攻势后,东北战场敌我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蒋介石在东北的五十五万军队,被迫守在长春、沈阳、锦州等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而且已被我军分割,处于欲守无力,欲走难舍,犹豫观望,举棋不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