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汕头讯 (通讯员 汕组轩)“太好了,以后再也不怕涨水淹田了!”近日,广东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的农户陈伯看着灌渠排水系统激动地说。之前因排灌受阻,建阳村约600亩农田无法正常耕作。澄海区挂点联系干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分析,制定改造措施,解了群众燃眉之急。
编者按 走进侨故里,讲好侨故事,传递侨乡情。2024年3月,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汕头大学法学院、中国侨乡(潮汕)研究院暨侨乡振兴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专家送智下基层,社科赋能‘百千万’”驻村调研系列活动。
莲华镇下长宁村创建积分管理制度,使村民群众对村政事务由“旁观者”变为“主人翁”;隆都镇南溪村创新设置“围炉问政”平台,畅通双向联系渠道,围绕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问计于民;溪南镇西社村深入开展“党群微服务”活动,通过“微走访”“微帮扶”等活动,入户走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项项有
“感谢党和政府始终把我们的事放心上,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努力把日子过好!”近日,汕头市金平区金砂街道对于行动不便的困难党员开展送温暖行动,收到物资的困难党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纷纷表示感谢。这样暖心的场景,正在汕头各地不断上演。
经过保育活化的樟林古港,焕发出新的光彩。澄宣供图11月14日上午,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举办了一场以“侨”为主题的百姓故事汇活动。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侨亲侨属与村民共同参观建阳村侨史室,沉浸式感悟华侨情系桑梓、爱国爱乡的崇高情怀。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淼鑫 通讯员/汕组宣)“太好了,以后再也不怕涨水淹田了!”近日,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的农户陈伯看着畅通的灌渠排水系统激动地说。原来,建阳村三房片区农田排灌受阻,雨水回流漫浸大量农田,影响片区约600亩农田近千户农民的正常耕作。
原标题:七夕迎领证高峰,广东7849对新人喜结连理(记者/张菲菲 通讯员/叶金鑫 吴楚媚 李国全)8月22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鹊桥佳期日,乞巧寄长情。“七夕节”因有着牛郎织女千里相会的美好爱情传说,广东再次迎来婚姻登记“小高峰”。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怕涨水淹田了!”近日,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的农户陈伯看着畅通的灌渠排水系统激动地说。原来,建阳村三房片区农田排灌受阻,雨水回流漫浸大量农田,影响片区约600亩农田近千户农民的正常耕作。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汕头2镇、23村入选。名单方面,澄海区隆都镇、潮阳区海门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金平区鮀莲街道莲美社区、龙湖区龙腾街道妈屿社区、龙湖区新海街道大兴村、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等23个村(社区)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怕涨水淹田了!”近日,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的农户陈伯看着畅通的灌渠排水系统激动地说。原来,建阳村三房片区农田排灌受阻,雨水回流漫浸大量农田,影响片区约600亩农田近千户农民的正常耕作。
12月29日,“携手共建百千万,E企同行促发展”结对共建活动启动仪式在澄海区莲下镇北湾文化公园启动,这是我市互联网行业党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市互联网行业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激活“新引擎”、赋能“百千万”、奔赴“高质量”的一次大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