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通辽8月24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惠佳)8月24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召开。各界“牛人”欢聚一堂,共享成功经验,共谋破局良策,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据了解,与会人员达三千余人,参与群众达万人。大会现场。
8月24日上午,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自治区农牧厅、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牛业发展大会在我市隆重开幕,来自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委厅局、兄弟省区市、国内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领导,来自国内的肉牛产业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和有关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襄中国牛业发展盛举、共话中国牛业振兴盛事。
“2024年盛夏,我们将迎来第十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今年全国两会,我带来了这份来自通辽市的邀请函。”见到记者来访,全国政协委员、通辽市副市长曹金山从行李箱里拿出了精心准备的中国牛业发展大会邀请函。第十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缘何在通辽市举办,曹金山委员娓娓道来。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李新睿 翟成新为推进肉牛屠宰加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升肉牛产业精深加工水平,保障牛肉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肉类协会、山东省优质畜产品协会指导,山东省兽医协会、滨州市畜牧协会、阳信县畜牧业协会、京东集团、牛智谷控股(阳信)有限公司联合主
2025年3月6-8日,第九届广西牛羊产业发展大会在南宁隆重举办。本次大会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升牛羊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汇聚了全区的牛羊企业、养殖场、科研院所及全国牛羊服务商、媒体等超600位代表,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上,全国的牛专家、牛企业、牛厨师齐聚内蒙古通辽市,共商如何让通辽牛产业继续“牛”起来。通辽市地处北纬42°至北纬45°之间,是公认的世界玉米黄金种植带、肉牛黄金养殖带,素有“中国黄牛之乡”的美誉。
来源:农民日报 内蒙古通辽市地处世界著名肉牛黄金养殖带,肉牛存栏量、出栏量、牛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 张启民 摄通辽市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农牧结合经济类型区,地处世界著名的肉牛养殖黄金带。
8月24日,以“创新引领、突破困局、提质增效、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十七届牛业发展大会在通辽市召开,全国相关牛业生产加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行业专家相聚于此,共商牛业大计、共绘发展蓝图,让肉牛产业全面“牛”起来。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品牌价值、服务体系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被认定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近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通辽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领域权威和从业者齐聚科尔沁大地,聚“牛”人、谈“牛”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通辽8月24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惠佳)8月24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召开。在大会上,“好牛好肉品牌培优行动计划”指南(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
中新网通辽8月24日电 (记者 刘文华)24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幕,会上发布“通辽牛肉”品牌,并签约肉牛产业招商引资项目35个,总金额达168.46亿元。图为会议现场。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通辽8月24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惠佳)8月24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召开。在大会上,“通辽牛肉”品牌进行了发布。加强品牌创新,打造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是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通辽8月24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惠佳)8月24日,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幕。记者在大会上获悉,《通辽牛肉》团体标准(T/CMATB 3012-2024)于8月23日正式发布。
新华网济南4月28日电(陈琳琳)全县人口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肉牛行业;全县每年的GDP,12%由肉牛行业贡献;肉牛年屠宰能力120万头,位列全国县级第一位……在山东阳信,作为富民、兴业、强县“台柱子”的肉牛产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为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建设牛业强国目标,振兴牛产业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经中国畜牧业协会与通辽市人民政府共同商议,拟于2024年下半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第十七届牛业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