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和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分别发表论文称,研究人员报道了一次罕见潮汐瓦解事件的观测结果,该事件发生于距离地球约有124亿光年的星系,这项研究发现或能提升人们对宇宙学距离的黑洞特性的理解。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王挺贵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对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AT2023lli进行了多波段高频次监测。他们发现,光学紫外光变曲线峰值之前出现了迄今为止最显著的“鼓包”特征,并发现X射线呈现出“间歇性”辐射的特征。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距地球6亿光年范围内新发现了18起黑洞吞噬恒星的潮汐瓦解事件,使附近宇宙空间中已知的这类事件数量增加了一倍多。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们(ESO)在当地时间周二(6月18日)发表的研究中揭示,他们即时观测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这是人类天文学家首次见证这一现象。在一个距离地球3.6亿光年的遥远星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休眠中苏醒,开始吞噬周围物质,目前质量已经是太阳的约100万倍。
L. Hernández-García, A. M. Muñoz-Arancibia. et al. AT 2021hdr: A candidate tidal disruption of a gas cloud by a binary super massive black hole system.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692, A84。
我们很容易忘记,地球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星系中,充满了可怕的危险。从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飞行的太空石块,到可能将我们的星球撕裂的黑洞,如果我们在这些疯狂的天文现象面前丧生,人体究竟会发生什么?如果太阳灭亡了怎么办?太阳是“非常稳定的”,没有消失的危险。
前段时间,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报道称,人类可能首次观测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过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处女座上一个椭圆星系(SDSS1335+0728)的中心,距离地球3亿光年,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发出的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类似于黑洞的“心跳”),这是天体物理学家首次发现该类现象,提供了宇宙中存在中等质量黑洞的关键证据。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王挺贵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对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AT2023lli进行了多波段高频次监测,发现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全新演化现象。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