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海禁渐开,对外贸易逐渐繁荣,从外国流入我国沿海的银圆逐渐增多,从最初的“本洋”以外,墨西哥“鹰洋”、美国贸易银圆、英国“站洋”“马剑”、日本国“龙洋”等等充斥沿海港口贸易;大量的标准成色重量的外国银币,使用方便按照一枚一枚计算,兑换走了大量白银流失。
说起银元,很多人感觉非常陌生,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不知道它是何物。因为银元发行于一百多年前,也主要在那时候流通使用,如今只是作为收藏品观赏,一般只有在专业的钱币收藏市场才能看到,除非家里老一辈有留存。
银元俗称“大洋”,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便流入中国。而外国银元,如英国站洋、墨西哥鹰洋,都是机器批量生产,形制统一,且成色、质量较好,便于核算,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广受市场好评,因此迅速在民间流通开来,几乎成为中部、南部各省的主币。
古钱币收藏与鉴赏:圆龙洋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在钱币市场中异常火爆,银元今后极大可能成为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很多朋友家里或多或少都能找出几个不同图案的银元。银元虽然不再流通使用成为收藏品,但它发行数量巨大,又是金属制品,金属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不会消失只是会换种方式存在。所以如今民间银元的存世量挺多的,但这个数量并不会影响银元收藏价格的稳步上涨,这就是银元的魅力。
10枚天保通宝 = 250枚4文水波纹宽永 = 1000枚小平铜宽永 = 4朱金或4朱银 = 1分金或1分银。椭圆形 小判13g为金1两,含纯金7.8g = 丁银120g= 4000枚小平铜宽永 = 320合大米。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因为上面印着袁世凯的头像而被称之为袁大头,尤其是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价值不菲,成为很多人收藏的选择,然而事实上,民国时期流通的银币不仅仅只有袁大头,还有其他银币,有的甚至价值连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流行于民国时期的银币,当然我并不是收藏和鉴别专家,仅供大家娱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