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的一天晚上,毛主席正趴在屋子里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写着自己来江西寻乌调研的调查报告。突然一阵敲门声后,毛主席的警卫员吴吉清端着碗饭,面带喜色的走进房间。主席写东西时一般不会被外界所扰,可这一回他却意外停住了手中的笔,鼻子嗅了嗅,目光转向了桌上的饭菜。
1944年,抗日战争转入反攻阶段,中秋节刚过不久,中央军委便决定组建河南军区,为迎战日军,提前做好准备。对于建立新根据地的人选,毛泽东慎重考虑,最后将目光落在王树声身上,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让人去请王树声同志过来一趟。”毛泽东说完后,没有注意到警卫员脸上一闪而过的欣喜。
只听说在医院去世的特殊病人才会被推入太平间,那么为何毛主席的警卫员还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医生安排送进了太平间,而且还禁止其他去探望的人接触。在这名警卫员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气愤不已,居然有人如此大胆地对我们的革命战士做出这等事情。
94岁,他守护了毛主席女儿半生:一段跨越身份与年龄的爱情传奇。彼时,在延安的窑洞里,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正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成长,她聪慧过人,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的热爱,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博览群书,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成年后,她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到达主席铜像前,已经84岁高龄的他双腿立正、站得笔直,对着主席铜像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很快机会就来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决定组建志愿军去抗美援朝,征兵的标语也传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这让彼时刚二十出头的奉孝同倍感兴奋,血气方刚的年纪,让他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从此踏上了远赴异国他乡的征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