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沈阳市沈河区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医全科医师刘芝栋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时,遇到一名两岁儿童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情况,随后刘医生仅用短短几秒钟便帮患儿成功复位。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张璟祎 官笑涵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下巴都要笑掉了”的说法,其实这并非玩笑。近日,武汉12岁男孩小迪(化名)就上演了“笑掉下巴”的真实戏码:课间玩闹太开心,一阵哈哈大笑后,下巴竟然“掉了”。
在许多美食类短视频节目中许多美食博主会通过一次性塞进超出口腔尺寸的食物即“一口吞”的方式进食以让观众得到“视觉震撼”殊不知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行为”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前脱位” 俗称“掉下巴”千万不要轻易模仿唱歌、大笑、打哈欠也会有“掉下巴”风险?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屠聪琪 记者 刘千7月3日下午,在开往宁波至厦门北的D3205次列车上,2号车厢的一名女性旅客突感不适呕吐,呕吐后发现自己嘴巴合不上,不能正常讲话,一接触下巴就疼痛难忍,情急之下,向列车工作人员求助。
“笑掉下巴”?医生提醒:这些动作要小心大笑、打哈欠开口度大、咀嚼过大过硬的食物,易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近日,长沙一小伙用牙齿开酒瓶用餐后,又跑到某脱口秀现场,被节目中脱口秀段子逗得哈哈大笑,突然“下巴掉了”,直接被朋友送到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脱位。
这名49岁的李女士最近有点背,在核酸采样时因为嘴巴张太大导致下巴脱臼,就近去修复,却没有成功,在接下来的22天时间里,她只能吃流食。前不久,她来到泉州正骨医院求医。时间拨回4月初,那天李女士正在接受核酸采样,嘴巴一下张得太大,结果下巴脱臼了,也就是俗称的“掉下巴”。
生活中,“下巴笑掉了”的情况真实存在吗?如何紧急处理呢?在此,邀请专家给我们科普~医学顾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刘佳慧下颌关节脱位,通常称为“下巴掉了”,多见于中老年人。正确的处置和急救措施,可避免发生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打个哈欠,嘴巴怎么就合不拢了呢?近日,在北京至厦门的D745次列车上,在外进修的厦门弘爱医院肝胆外科医生陈雁文听到广播找医生,称有乘客无法自行闭口,便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原来,该乘客是在打哈欠时把下巴打“掉”了,即出现了下颌关节脱位的情况。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4日讯正笑得开心时,12岁男孩乐极生悲,竟然“笑掉”下巴。医生提醒,家长平时要注意预防颞下颌关节脱位,少让孩子长时间、大幅度张口,避免关节“过劳”。3日下午,武汉儿童医院接诊了一名“笑掉”下巴的男孩。
近日,在一档综艺节目上,歌手王栋鑫因为大笑导致下巴脱臼,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记者了解到,厦门一名20岁的小伙子黄玉(化名)也有同样的苦恼。 到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专病门诊就诊时,黄玉张着嘴,口水无法吞咽,讲话吐字也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