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的尸体和死猫悬挂了三天,起初谁也不忍心去看。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那是颇为壮观的景象,我们对这桩惨案的认识也起了变化,产生出不同的感受,对于卸下尸体和拆毁大绞刑机的决定感到很是遗憾。人被一分为二还能活吗?放到现实中,这委实是个不值得答复的问题。
【探寻细节的魅力和张力】作者:杨遥(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很多年前,女儿大概四岁,我领着她买童书,在街上看到一位穿着灰色僧袍的尼姑,她惊奇地说:“世界上真的有尼姑呀!”两三岁的时候,她就问过类似的问题,比如“世界上真的有蝙蝠吗”。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2023年,《人文周刊》为读者推荐了大量的国产经典、原创好书。在图书市场,还有一类译介图书,也是读者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2023年末,一批优秀的译介图书集中上市,有的是对百年文学经典的重温,有的是敏锐地抓住了热门新闻人物的人生故事。读书,亦是读人。
今年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诞辰百年。这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总是尝试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著有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看不见的城市》等,深受当代中外作家推崇。
北京日报 | 作者 谷立立当下时代大约很少有作家会像伊塔洛·卡尔维诺那样注重隐私。毕竟,要从事写作,首先就要把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统统写成文字,然后交给读者去评判。不过,卡尔维诺显然并不愿意轻易满足读者的探究欲。在他看来,传记或者个人信息都属于“极为隐私的内容。
直到我最近读完了《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和《为什么读经典》,才算是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作家,一个跟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人,他自己介绍说,194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后,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艺术家应该尽量设法让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福楼拜现在我才明白作家的伟大秘诀在于自我掩饰、逃避、掩盖踪迹。——卡尔维诺阅读一本书,意味着两个生命意志的搏斗与纠缠。这其中,既有交流的愉悦,也有因经验和文化迥异碰撞带来的震惊、争执,阅读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辨认的过程。
卡尔维诺在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前面的翁贝托国王大街上“多年来,我为一些自己也解释不清的理想活着,但我做了一件好事:生活在树上。”2023年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诞辰100周年。
2023年10月15日,是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百年诞辰纪念日,形式多元的纪念活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展开。15日下午,卡尔维诺作品中文版的出版方译林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卡尔维诺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我写作是因为我没有经商的天赋,我不擅长体育运动,我不擅长很多其他事情,用一句名言来说,我就是家里的白痴。”在上世纪80年代面向大学生的一场演讲中,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如此讲述写作的意义。
于是,便有了这样两个西班牙:一个是城市化、欧洲化的西班牙;西班牙作家、记者塞尔吉奥·德尔·莫利诺的《断裂的乡村:走过不曾如此空心的西班牙》,以极富文学性的语言,从历史、文化的建构中,呈现乡村的面貌,描写它是怎样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摇摆,由此渐渐失去它真正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