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胃疼的疾病,在我国可是个“大咖”。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胃癌新发病例超35.8万例,死亡超26万例。不过,别急着捂胃,医学界正在用生物标志物这把“金钥匙”打开精准医疗的大门,让胃癌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
新华社圣保罗2月23日电(记者周永穗)巴西布坦坦研究所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研究所参与的一个团队在当地一种蜘蛛毒液中提取的物质表现出可以对抗癌细胞的潜力,并成功合成了该物质,为治疗癌症带来了新希望。公报说,研究团队以一种生活在巴西圣保罗州沿海地区的毒蜘蛛为研究对象。
6月21日,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FLAMES研究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FLAMES研究是由我国妇科肿瘤专家发起,在中国41个中心进行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近日,研究结果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刊登,这是我国妇科肿瘤领域近年来发表的最高规格临床研究。
3月4日,一项发表于《细胞》的研究给癌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陈立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肖意传团队完成。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传来喜讯。一位77岁的前列腺癌多处转移患者李伯,在接受托姆刀治疗后,病情稳定,身体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李伯在一次常规体检中,被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异常升高。
近日,尿路上皮癌疾病科普及治疗进展沟通会在本市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叶定伟教授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早期筛查以及最新治疗手段展开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尿路上皮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
日前,辉瑞公司宣布,TALAPRO-2 III期临床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辉瑞首席肿瘤官Roger Dansey博士表示,“尽管各研究间无法比较并得出确切结论,但现有的结果或将成为针对mCRPC的随机对照III期研究中所报告的最长中位总生存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药械通”政策,第一份进入大湾区内地的索米妥昔单抗于9月30日清关,10月1日到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并于当日开出处方,这也为晚期卵巢癌患者陈女士(化名)带来了希望。
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高强教授团队在《Science》和《Cell》杂志上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突破了既往“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治疗”研究模式,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