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学生们在蒿子湖密营参加研学活动。田宇博摄(人民视觉)图②:吴艳滨为参观纪念馆的学生们讲解东北抗联历史。张 兵摄(人民视觉)图③:位于蒿子湖密营内的红石砬子会议遗址。宋巍巍摄(人民视觉)图④:抗联战士使用过的锄头等生产工具在蒿子湖密营纪念馆内展陈。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学生们在蒿子湖密营参加研学活动。田宇博摄(人民视觉)图②:吴艳滨为参观纪念馆的学生们讲解东北抗联历史。张 兵摄(人民视觉)图③:位于蒿子湖密营内的红石砬子会议遗址。宋巍巍摄(人民视觉)图④:抗联战士使用过的锄头等生产工具在蒿子湖密营纪念馆内展陈。
18日,白山黑水寻“红”记采访团驱车270公里,走访了东北抗联遗址——白马石。遗址入口处立着一块石碑,正面写着“白马石”三个大字,背面是抗联老战士陈雷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张家湾》。再往前走,就是那块“白马石”,它远看仿佛白马,中间被分割为两半,满目疮痍,承载着东北抗联的红色记忆。白山黑水寻“红”记采访团一行寻访东北抗联遗址白马石。
东北网8月22日讯冰趟子,原名黑风口,位于黑龙江省通北林区冰趟子林场境内,属小兴安岭山脉,有常年流淌的山泉,冬天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形成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范建军向采访团介绍“冰趟子战斗”始末。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8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白山黑水”畔的守望——走进帕米尔高原上的卡拉苏口岸》的报道。广袤新疆大地上,星星点点分布着18个对外开放口岸。它们或大或小,珍珠一般镶嵌在漫长国境线,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编者的话春日,大山连绵起伏,冰雪闪耀光芒。远处一条褶皱中,某信息通信旅“红旗连”坐落其中。当一缕阳光爬上远山将温暖送进营区,连队操课的号声响起,官兵们在忙碌中迎来新的一天。此刻的玻璃窗前,马连长眉头紧锁站在地图前,目光定格远方的山脉,再次确认一天的巡线任务。
白山黑水东北行 白山黑水东北行 1 从未去过东北,但我对东北并不陌生。历史教科书中的东三省,是我少年时的哀叹和愤懑。哀婉、悲愤的《松花江上》,欢快、祥和的《乌苏里船歌》,深沉、磅礴的《嫂子颂》,这些歌曲将“东北”烙印于我心壁。
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祭祀坑出土的彩陶罐。新华社发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内参观。本报记者王笑妃摄/光明图片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本报记者王笑妃摄/光明图片【文化中国行】 编者按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弹夹。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掘的房址。郑智文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陶壶。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现的火炕烟道。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现的地窨子。青山隐隐,红石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