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蹙蹙靡骋【繁体】蹙蹙靡騁【拼音】cù cù mǐ chěng【注音】ㄘㄨˋ ㄘㄨˋ ㄇ一ˇ ㄔㄥˇ【释义】局促,无法舒展。后以喻不能施展抱负。蹙蹙,局缩不舒展。《诗·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郑玄 笺:“蹙蹙,缩小之貌。
【成语名字】:颦眉蹙頞【成语拼音、注音】:pín méi cù è 、ㄆ一ㄣˊ ㄇㄟˊ ㄘㄨˋ ㄜˋ【成语释义】:颦:皱;蹙:收缩;頞:鼻梁。皱眉毛、缩鼻子。形容愁苦的样子。【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谙】读音:an,一声。意为:熟悉。【魃】读音:ba,二声。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旱~【鲍】读音:bao,四声。此处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悖】读音:bei,四声。意为:相反,违反,违背道理,迷惑,糊涂。【贲】读音:bi,四声。意为:装饰的很美。
●穷蹙的“蹙”字,读音为cù(蹴)。●干涸的“涸”字,读音为hé (禾)。●咀华的“咀”字,读音为jǔ (举)。●瓦砾的“砾”字,读音为lì(力)。●绿林的“绿”字,读音为lù(鹿)。●淹没的“没”字,读音为mò(末)。●按捺的“捺”字,读音为nà(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