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气升达,则血从肝经由血脉灌注到脏腑经络。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通过血脉这个树枝,源源不断地往上输送养料。如果肝这个“根”出问题了,堵住了,血停滞不前,那么等他滋养的四肢百骸自然也好受不了,时间一长,病也就找上门了!
《金匮要略》中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来说一则医案:记得有一次,门诊上来了一位肝硬化病人,这个患者是一个57岁的妇女,肝病史十几年了,反复腹胀大,尿少4年,一直都是靠药物来维持。
中医看病讲究治“千人千方”辨证论,这也就是很多人疑惑的问题,为什么病一样,诊疗方子却有所不同...其实这就是中医诊疗的独特之处,旨在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时值严冬,应该是补肾为先,为何要疏肝气解肝郁?中医讲3个原因:1、“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是老规矩,但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不是框死的、教条的,冬季咳不停,还不养肺?肝气胃气不舒,还不疏肝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