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里和尚是不能吃肉的,因为佛教的戒律中就有“不占荤腥”一条,以此但凡敢做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酒肉和尚,会被世人视为不守清规戒律的假和尚。即便是如今,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这佛教三大流派中,也只有汉传佛教不允许出家人吃肉。
在我们日常的认知中,出家人一定是吃素食,从西游记中,唐僧无论如何都不吃荤腥,就可见一斑。但是如果你见到有僧人出现在卖肉的摊位上,你是不是会很诧异,觉得这是个假和尚?这张图其实是心林法师在探访脑瘫儿童时,得知缺乏营养,亲自买肉给孩子们吃那么出家人到底能不能吃肉?
佛教起源于印度,很多戒律的产生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印度僧人不事生产,只允许向百姓讨饭生活,所以很难做到讨来的食物里一点荤腥都没有。而且在佛教看来,生命死亡以后已经开始下一个轮回了,剩下的肉体并没有特别的含义。
吃素,是中国佛教界的传统美德,符合慈悲的菩萨精神,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如果因为自己的吃素,引起了别人的反感,必须要反思自己。你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结果确是糟糕的。因为你的行为,种下了别人反佛的种子,就把好事变成坏事了。不和别人争论,随顺别人的习惯。
说到吃素,很多朋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信佛必须吃素吗?如果说信佛和学佛是一回事,信佛的必定学佛,学佛的必定信佛,只有把佛教当成一种学问,佛学研究者他们可能暂时做不到素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要善护念,我们佛教很有意思,一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但是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挥动大棒子,我们不能说自己在做,一方面要求别人一定要做,不做到如何如何,这个要小心,不管你是吃素的也好,持戒的也好,吃素的人以吃素作为一个标准,认为吃素一定代表你的修行如何。
正因为梁武帝的这些创举,符合佛教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虽然梁朝短命,但素食戒律和超度亡魂等佛教仪式却一直延续下来。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群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你才能在社会和人群中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