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11月28日)从中核集团了解到,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这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漳州核电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张哲宁)11月28日7时46分,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漳州核电一期工程1、2机组。
当地时间12月20日,日本中国电力公司当天宣布,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的发电和输电工作将于本月23日启动,较原计划的25日提前了两天。商业运行的开始时间仍为明年1月10日,未作更改。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于本月7日时隔约13年重启。
日本东北电力公司当地时间15日宣布,位于宫城县女川町的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已于当天开始试验性发电和输电。日本东北电力公司于10月29日时隔13年重启该机组,但11月4日因反应堆中子测定设备故障而中断,于13日重新启动。
9月27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漳州核电站。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本报漳州11月28日电 (记者刘晓宇)11月28日7时46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漳州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标志着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漳州核电基地是我国“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目前已经有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眼下,项目现场如火如荼,近万名核工业建设者正在抓紧施工。
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28日首次并网成功,“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记者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月9日下午,中国核电旗下秦山核电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在217大修中首次采用厂房开顶吊装方式,将秦二厂2号机组发电机定子成功更换就位,这也是全国核电厂中第一次更换发电机定子,为后续该机组提升功率打下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漳州1月1日电(记者冯家照、高建进)1月1日0时17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来重大进展,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月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漳州核电站。
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向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颁发运行许可证。15时18分,漳州核电1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中核集团了解到,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1月1日凌晨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是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量已达到33台,包括国内30台、国外3台,其中7台机组建成在运,26台机组在建。
当地时间10月29日19时,日本东北电力公司重启了位于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按计划,该机组将于11月7日重新发电,12月开始商业运行。这是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自“3·11”大地震受损以来,时隔13年首次启动。(总台报道员 柏春洋)©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今年核电项目核准开闸。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五个核电项目。该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郭磊 陆科臻2024年11月13日16时18分,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完成,机组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澎湃新闻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国家核安全局2月10日颁发广东陆丰核电厂1号、2号机组建造许可证。这意味着陆丰核电一期拿到开工前的最关键审批文件——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后,核电项目主体工程即可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并开始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