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1月3日,青岛金融监管局消息,青岛金融监管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联合有关部门首次在青岛试点开办政策性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落地以来,为两个试点县域的6.91万亩蔬菜提供风险保障1.14亿元,实现“小投入”撬动“大保障”。
资料图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11月开始,北方地区白菜、萝卜、土豆等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丰收的喜悦尚在,田间菜农却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从去年开始,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情况就频繁出现,除了呼吁大家去购买一些爱心菜之外,好像没什么办法,至于为何产生这个现象,专家们说得比较多的是种植面积扩大,市场容量有限。如何让农民一开始就知道应该种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通过大数据就能算出来。
“菜贱伤农”事件频频上演,清远农产品转型迫在眉睫。 梁素雅 摄 而在今年,清新千亩冬瓜滞销事件又引起关注,人们不仅要问,清远农产品,你到底怎么了?农业对清远这样的山区市,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清远农产品却屡屡发生滞销,问题根结何在?又该如何解决?
据报道,近期,蔬菜价格走低引发广泛关注。“买了50斤萝卜来腌萝卜干,才花了10块钱。”“0.19元一斤的白菜好多年没见过了,真的是‘白菜价’。”不少居民感叹着今冬菜价如此便宜,也让人不禁疑惑,蔬菜为何卖不上价了?
前几个月还居高不下的菜价在进入暑期之后一落千丈,就连往年热销的兰州高原夏菜都“跳水式”下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期”。一时间,菜农、菜贩怨声不断,市民观望,政府“把脉”,让往年看似平淡的菜市场平添了几许波澜。
近期,多地蔬菜价格走低引发广泛关注。“买了50斤萝卜来腌萝卜干,才花了10元钱。”“0.19元一斤的白菜好多年没见过了,真的是‘白菜价’。”不少居民感叹着今冬菜价如此便宜,也让人不禁疑惑,蔬菜为何卖不上价了?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冬菜价明显偏低。
来源:【中国农网】近日,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的番茄大棚里,不同的劳作场景正在冬日上演。一个棚里,菜农正蹲身栽苗,用来比照行距的竹竿一步步后移,嫩绿的番茄苗齐整入地。另一个棚里,菜农正弯腰用点花笔蘸取防落素,涂抹花梗,帮助番茄授粉坐果。
近日,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高庙村村民焦辉忍着泪,让旋耕机开进了自家的5亩芹菜地,一会儿功夫,已过成熟期的芹菜被机器打碎。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江苏、山东等地芹菜上市时间与西安的重合,西安的芹菜卖不出去。(6月12日《华商报》)在眼球效应时代,“菜贱伤农”一次又一次地击中民生痛感。
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11月开始,北方地区白菜、萝卜、土豆等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丰收的喜悦尚在,田间菜农却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菜价涨涨跌跌,虽说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价格大幅下跌对于农民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此类“菜贱伤农”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11月开始,北方地区白菜、萝卜、土豆等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丰收的喜悦尚在,田间菜农却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榆中县三角城上彭家营村正值高原夏菜集中上市季节,菜贱伤农的事件再次上演。(摄影: 裴强)2016年6月15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定远镇,菜农倾倒腐烂的蔬菜。时下正值高原夏菜集中上市季节,菜贱伤农的事件却再次上演。
刚刚进入6月,距离包头的高温盛夏还有一段时间的距离,可是走进包头的菜市场,一片低价的高声叫卖声让百姓乐得合不拢嘴。丝瓜5元4根、圆白菜1元2个、苦瓜一捆三个3元、芹菜一大把2元……与市民争相购买不同的是,商贩们一边卖一边埋怨地喊:“这哪里是做买卖,就是闹红火呢!
有道是“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蔬菜价格跌破“成本线”,会给菜农造成损失,也会挫伤其种植积极性,不利于后期菜价稳定,甚至影响“菜篮子”安全。河北省玉田县虹桥镇农民在装车外运白菜。新华社发(刘满仓 摄)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近期,蔬菜价格走低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