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定西网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 “原先以为‘低碳’离我很遥远,今天才知道,节能环保就是低碳生活!”家住岷县清水乡腊梅村的七旬老人张耀中说,“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沼气池变粪污为宝、节柴灶干净又环保。”如今,一股环保新风正洋溢在岷县农村,很多农民钟情“低碳生活”。
本报岷县讯 (通讯员 白文科) 近年来,岷县积极普及沼气和太阳灶等农村新型能源,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全面提高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建设的规模和效益。同时,不断引导农民树立节能减排意识,现在群众烧水、做饭都用节柴炉和太阳灶取代了传统的“土灶台”。
去年以来,宁蒗县林业局积极争取项目,大力推广农村节能节柴改灶建设。截至目前,共完成2015年度省级农村节柴煤炉灶改造任务1500眼。据了解,此次省级农村节柴煤炉灶改造任务项目总投资46.5万元,项目涉及3个乡镇。
20日上午,铁西区永发街道办事处笔管堡村村委会村民络绎不绝,大家依次登记,领取安装环保节能炉具小票。笔管堡村村民刘亚坤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老百姓很愿意安装环保节能炉具,以前旧炉子一到冬天都犯愁,冒烟咕咚的,这回好了,既环保,又节能。
周立刚在用火加热食物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追求节能和高效,这一目标在汉代取得明显进展。早期的人们一般是在地面上挖出一个坑,或者用石块垒砌,生火,将食物装在陶器中置于火上加热。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人们发明了一种叫釜灶的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的使用效率。
现在封山育林,柴火是越来越少了,想上山砍柴也不太容易。但是,作为农户来说,每天烧水、做饭甚至冬天取暖都需要柴火,不砍柴是不行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在保证炉火温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又能够少烧一些柴火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找一位老农探寻答案。
炉火正旺,热辣滚烫,锅铲飞舞,美食飘香,5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成灶烹饪美食的展示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一家农庄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围观。活动现场,几台柴火集成灶顺势摆开,一台灶上炖着的土鸡汤飘出鲜气,另一台灶上架着的锅里红烧甲鱼香味扑鼻,几十部手机对着灶具和美食拍个不停。
塑料袋、秸秆可当作煮饭引火材料,无用生活垃圾村头就地实现无害化焚烧……当下,无烟柴火集成灶、室内烤火炉、户外垃圾焚烧炉等创新设备,正引领咸丰县农村环保走向新高度。“一键点火,只要是可燃烧的东西都能放进去烧,还没有刺鼻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