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著名美学家、美术史论家郭因先生莅临安徽省美术馆,参观了由南开大学、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安徽省美术馆主办的“沧海一粟——2024·安徽省美术馆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
“沧海一粟”是人人琅琅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错误以讹传讹,误传千年。
“沧海一粟”是人人琅琅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错误以讹传讹,误传千年。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的《赤壁赋》是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其中“沧海一粟”更是无人不知的经典成语。“沧海一粟”意为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不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帖中写的却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
“沧海一粟”是一个朗朗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疑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以讹传讹,误传千年。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知道刘海粟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但鲜少有人整体性看过刘海粟的书法作品。10月28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的学术研究大展“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上,超过200件的展品背后都有故事,它们构成了刘海粟百年恢宏跌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