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以楷书闻名的书法家,也是晋楷的代表性人物,被后世称为“楷书鼻祖”。钟繇的真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其用笔也保留了许多隶书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不成熟的楷书。而这种隶意使得字体古意十足,趣味横生,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钟繇的小楷技法。
先君子论:"作小楷必先凝注精神,于法度森严中,而出之以纵横奇宕。"今解云:知篆隶则楷法能工。篆法森严,隶书奇宕,运用篆法,参合隶书,可谓端庄杂流丽矣。乃于字势之长短、大小,又因其自然,则直与天地为消息,万物为情状,错综变化,意趣无穷。
文/杨中涛南北朝中后期写经墨迹墨迹众多在吐鲁番出土文书和敦煌遗书资料中,有关南北朝写经的墨迹资料,数量非常繁多,整体上也呈现出远少近多的特征:南北朝前期的墨迹,整体上数量会少一点,残卷数量会多一点。而南北朝中后期,整体上数量会多一点,内容也更为完整,残卷数量会少一点。
清朝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其书法功夫了得,我们之前,欣赏过他的楷书和行书,他笔下的楷书,浑厚饱满,正气凛然,给人一种正大气象之感,一上眼,就能够感受到颜楷的博大,其行书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黑重大,虽然这样,但是同样很是惊艳,可以碾压不少书法大家,是大家之水准,但是,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虽然他的书法作品很是常见,但是其小楷作品却不多见,这不就有他的小楷精品《心经》示人,魏晋风骨,元明韵致,很有高度,堪称“天花板”,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他的楷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赵体的一种流动之美,的确很是有水准,更加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小楷,其小楷惊艳了书坛,没曾想他的小楷竟然已经达到了这般境界,这幅《汉江临泛》,写得相当精彩,倘若不是皇帝的身份所累,单凭这小楷作品,就能够以书法家的名号名世,他的这幅小楷作品,将魏晋风骨表现的淋漓尽致,笔法精准到位,点画安排合理紧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融洽和谐的,始终是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让人叹服,并且在布局上,是一种非常舒朗的格调,让人欣赏后,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倍感清新自然。
提到孙中山先生的书法,我们首先联系到的,就是他的榜书,的确如此,他的榜书,和他的胸怀一样博大,尤其是“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更是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他的榜书,碑帖功夫十分深厚,而且还能够融合的十分巧妙,自然,达到了一种新高度,大境界,相信谁看到他的榜书都会有一番感慨的,而没曾想,他的小楷竟然也如此惊艳,颠覆的我们的审美,其笔下的小楷格局博大,小中见大,不仅有魏晋风骨,而且还突出了一种明清小楷的格调,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美,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