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血吸虫病到底是什么疾病?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吗?(文/视频 高煜棋)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厦门晚报讯(记者 匡惟)2024年4月8日-14日是首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记者从厦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厦门市翔安区(原同安县)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积极防治,于1983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此后再未发现本地血吸虫病例、病畜和感染性钉螺。
据新华社电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日前印发《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部署加快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预计到2028年,力争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日前印发《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部署加快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顾天成)血吸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按照国家疾控局通知,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记者从国家疾控局获悉,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与SARS、艾滋病、狂犬病等疾病同样被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的血吸虫病,常常作为“大肚子病”被广为熟知。但是,血吸虫病到底是什么疾病?
6月25日,国家疾控局等11个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提出。6月29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刘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血吸虫是一种可感染人和牛、羊、猪等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
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血吸虫病曾在上海郊县肆虐,因其死亡率高,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作为在这场血吸虫病防疫攻坚战中长达40年的亲历者,上海市爱卫办原副主任潘汉鼎讲述了上海消灭血吸虫病历经的历史阶段,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防疫岁月。
“连续30多年,广东未再发现本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4月2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广东省疾控中心寄防所”)主任医师黄少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广东省持续30多年“无”本地新感染病例或病畜,巩固了血防成果。
1978年中共中央〔1978〕7号文件要求:“党委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做出显著成效,为早日实现毛主席《送瘟神》的遗愿,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通讯员凌建军)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因皮肤直接接触疫水中的血吸虫尾蚴而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加快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目标,强化巩固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等11部门制定了《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方案提出,实施以
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4月15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南宁市津头社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血防知识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共同落实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