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在自己的星球,遥远地一颗一颗地亮着,可以看见,无法触摸。那么自闭症患者都有些什么表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佰佰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
何谓“孤独症谱系障碍”?大众谈论孤独症时,很多时候是带着浪漫主义的色彩的,虽然饱受煎熬的家长和每日直面家长的专业人员很少认同这一点。大众会形容孤独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象征着他们的孤独、美丽和与众不同。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
这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不聋,却对声音充耳不闻;根据现阶段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球孤独症患者约有6700万人,而我国孤独症患者约有1000万人,其中300万是儿童,在性别发病率的调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比例约为4﹕1。
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来说,及时治疗是重中之重,但我就诊过程中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时常会忽略掉孩子患孤独症的表现,所以在就诊时很多父母都难以说出孩子发病的确切时间,往往因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还不讲话或不与人交往才引起重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早上7时10分出门,从广州市天河区坐公交转地铁到海珠区上班,是森森(化名)每天的通勤路线。森森患有孤独症,坐在车上,他偶尔小声的自言自语会引起身旁乘客的关注,但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经常听到大家开玩笑说,“哎最近工作压力好大,我自闭了。”“我不爱社交,节假日期间留在家中自闭吧!”甚至还有把自闭症与抑郁症混淆的。其实真正的自闭症远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不爱社交,不爱说话”是大家对于自闭症的部分理解,但并未触及自闭症真正的表现。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广泛发育障碍,起病于幼儿期,孩子出生后不久,如果家长比较细心,就会感到孩子和同龄的孩子有些不同,一岁半以后表现会逐渐明显,集中表现在社交能力缺损,孩子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和大人进行眼神交流,对大人的言语和动作、亲昵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存在交流障碍,言语发育有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下降。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又被称为孤独症和孤独性障碍,一般成年人很少患上自闭症,但是儿童自闭症的患者却有很多,儿童自闭症的发生原因大多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父母要及时了解自闭症的相关症状,便于早发现、早治疗,减低此种疾病对儿童日后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