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据韩联社5月6日报道,韩半岛未来人口研究院6日发布的《2024人口报告》显示,受低生育率的影响,韩国劳动力人口在20年后将减少1000万人左右。报告称,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中位年龄将从去年的45.
14日,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报告指出,从1985年到2022年,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从32.25岁增加到39.72岁。其中,城镇从33.03岁上升到39.35岁,乡村从31.99岁增至40.48岁。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香港劳工处于7月15日宣布推出“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即日开始接受登记,鼓励中高龄人士投入劳动市场。此举被认为是对香港当前严峻的人手短缺问题的又一次回应。而在这一措施的背后,或许还有香港社会结构和长期经济转型带来的更大挑战。
一、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相应趋缓人口在一个国家经济中长期增长过程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慢变量。人口既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无论是自然增长,还是外部流入,人口的增长都是国家(地区)经济活力的根本源泉。比起人口总量,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
12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央财经大学获悉,近日,在该校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发布暨人力资本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2》正式发布。报告披露,2001-2020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5.3岁上升到了39.0岁。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9日报道称,在印尼劳工部和日本外务省国际协力机构举办的首届联合人力资源论坛上,两国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印尼将在未来5年内向日本派遣10万名劳工,这将帮助日本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劳动人口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意味着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力群体也在改变。这一变化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措施有何联系?
我国将进一步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并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
原标题:延长工作时间引发民众不满,引入外国劳动力面临质疑,多国劳动力缺口持续加大——(引题)难解的劳动力短缺困局(主题)梁凡近期,一则希腊部分行业将开始实行一周6天工作制的消息,吸引了舆论的关注,同时也在希腊国内外引发强烈争议。
延迟退休改革|顺应人口发展趋势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四部门详解延迟退休办法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当天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进行了解读。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日本总务省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人口(不含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较上年减少86.1万人,至1.216亿人,连续15年下降,且创196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与此同时,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