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别录》【拼音名】Mí Jiǎo【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性味】甘,温。①《别录》:味甘,无毒。②《医学入门》:甘,温,无毒。③《纲目》:甘,热,无毒。【功能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翻开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能看到其中关于冬至的描述。12月22日,冬至到来。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为充分展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国家长江中心将陆续推出《迎接COP15,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里有什么》系列专题,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宣传保护理念,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月7日傍晚,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今年首只麋鹿宝宝顺利诞生,工作人员为之取名“鹿虎”。麋鹿原产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温暖湿润地带,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犄角像鹿,头脸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
6月26日,由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和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鹿王争霸”融媒体直播如期举行,观众通过“云”观看公鹿拼力厮杀情景,了解麋鹿生存状态,零距离观赏世界遗产地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深秋的溱湖湿地层林尽染,麋鹿群悠闲自在。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有动物活化石之称。近年来,泰州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大力修复湿地资源,为麋鹿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麋鹿成为溱湖湿地的一大奇观。
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即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相关负责人表示,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初步推断主墓(一号墓)可能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楚国王级墓葬。
白色的麋鹿因为相当稀少在很多国家和地方都象征着圣洁和美丽不久前在七里海湿地内一头通体白色的麋鹿出现在工作人员视野中和同伴走在一起白得十分惹眼视频来源:宁河融媒有人说这是姜子牙的坐骑“重现江湖”有人说这是天降祥瑞是种吉祥的象征也有人担心是不是这头麋鹿生病了但更多人关注它成迷的身世白
来源:【湖南日报】3月20日,一群麋鹿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步。本版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3月20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宋玉成(右)用望远镜监测麋鹿。3月25日,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治避难中心,麋鹿悠闲散步。
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记者吕红桥 焦浩 徐鑫)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日前在江苏盐城大丰采访。黄海之滨的大丰通过下好“生态棋”,筑牢绿色屏障,让沿海湿地、荒滩变成生态画卷,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系列报道《大丰生态共富特写》本期聚焦滩涂上的呦呦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