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天上午,北京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水源通过京密引水渠经温榆河向北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标志着2025年度大运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正式开始。本次补水将持续至今年汛前,通过多水源联合调度助力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连续四年实现全线贯通。密云水库加大出库流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水利部供图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段。近年来,生态补水让一度断流的河道变得碧水丰盈(摄于2022年9月)。邵玉姿 孔 超摄影报道核心阅读南起浙江杭州,北抵首都北京,一路流经江南水乡、齐鲁大地、燕赵沃野,京杭大运河迤逦千里,绵延千年。
5月1日上午,2022年春季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正式启动。5月6日上午2时30分,水头进入廊坊市固安县。在高质量完成水利部“本年度永定河865公里全线通水”任务的同时,廊坊市进行防洪实战演练,提高永定河洪水调度和防洪抢险实战水平。△水头进入廊坊域内。
来源:【冀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高航 通讯员 任树春)2022年以来,为复苏河湖水生态和水环境,河北省科学统筹本地水、外调水等各类水源,积极实施河道生态补水。统计显示,2022年河北省累计向滹沱河、滏阳河等近70条河渠实施生态补水53.
4月13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随着近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开始向清水沟流路实施生态补水,标志着2023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正式启动。据悉,本年度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计划补水量不少于1.5亿立方米。
生态补水 做好“水文章”今天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为了地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员,文明用水的倡导人,科学用水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保护这一生命源泉。
近日,随着张北县黄盖淖水库关闸,标志着2023年黄盖淖水库河道生态补水工作已完成,累计补水量约210万立方米。此次生态补水工作的完成,实现了近年来我市坝上地区内陆河流域首次实施河道生态补水的目标,同时也是恢复坝上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的新尝试新探索。
林州过去是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的地方,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是儿时的童谣,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顶着压力与质疑,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历经十年,在山西人民的支持下,从山西省平顺县引水,铸就了人间天河—红旗渠。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武汉7月26日电 (记者张沛、王郭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收集着来自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等区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这些污水达到地表准IV类标准,被循环利用于厂区的绿化养护、设备冲洗,还打造成特色湿地景观。
近日,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大众报业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话黄河走在前”大型系列对话专访第四期开播,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山东黄河供水安全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
7月2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随着近日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补水流量持续超过2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2024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清水沟流路湿地生态补水全面启动。截至7月2日,清水沟流路湿地已补水9378万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田晨旭)2月20日,北京密云水库、怀柔水库通过京密引水渠经温榆河向北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标志着2025年度大运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正式开始。本次补水将持续至今年汛期前,拟通过多水源联合调度,助力京杭大运河连续四年实现全线贯通。
新华社济南6月28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8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已全面启动。根据生态补水方案,今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计划补水不少于1.5亿立方米。
目前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工作仍在进行随着小浪底水库下泄大流量向下游演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补水口门逐步具备自流补水条件自6月27日8时30分起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罗家屋子闸实现过流标志着2023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全面启动这成为自2008年以来黄
6月27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随着近日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工作启动,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开始实施。27日上午8时30分起,黄河河口三角洲刁口河流路罗家屋子闸、神仙沟闸相继实现过流,实测流量分别为9.4立方米/秒、32.
新京报讯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5月7日消息,位于副中心南部地区的西六支渠碧波荡漾。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条枯竭的干渠,经过生态补水后,昔日的干枯渠段如今水量充盈。西六支渠成为流动的渠,要归功于生态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