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它被誉为祥瑞的化身,以神秘、刚健、智慧、尊贵的形象,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龙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血脉之一,在时间长河的奔涌中,被历史创造、被文明滋养,在时代的赓续中不断积淀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志强 牛静芳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人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后的汉字,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将中华文明传承至今。2023年12月21日,在龙年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对龙这个字的字形演变进行了解。
《说文解字》对“龍”的解释,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从龍。意思是: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而登天,秋分时刻而潜渊。
吴吉煌“龙”字字形演变。 吴吉煌制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和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6500多年前用蚌壳摆成的龙形,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C形玉龙,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陶制彩绘龙盘。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它被誉为祥瑞的化身,以神秘、刚健、智慧、尊贵的形象,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龙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血脉之一,在时间长河的奔涌中,被历史创造、被文明滋养,在时代的赓续中不断积淀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今年是龙年,大家拜年,少不了说龙年吉祥、龙马精神。说到这儿,咱们国家很多地方地名都和龙有关,比如黑龙江、福建龙岩、吉林龙井、湖南龙山、山东龙口、贵州龙里、江西龙南、福建龙海、广东龙门、广西龙州、浙江龙泉。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十二生肖由12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农历二月二日与龙关系密切,又称青龙节、春龙节,龙变化万端,这里“青”“春”二字表明,这一时节龙的颜色与春回大地、草木青葱的季节相匹配。我国谚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龙为什么在二月二日“抬头”?我们不妨先“抬头”“问天”。
甲骨文“龙”字金文“龙”字篆文“龙”字仿宋“龙”字車一工坊创始人牛楠。 受访者供图□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当传承千年的甲骨文遇到3D打印技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从事立体汉字工艺品设计的重庆小伙牛楠用3D打印技术制作“立体”甲骨文,近日在网络上受到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