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孟庄乡赤城东村人。大师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腊月,少治儒学,喜读程朱之书。
印光法师,俗名赵丹桂,字绍伊,号子任,是民国时期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德。据传说,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趁愿再来,他以其渊博的学识、纯正的修行、广泛的弘法活动和慈悲心肠,深受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尊敬与爱戴。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虚云老和尚年长印光大师约二十岁,虚老对佛家及社会的贡献举世瞩目,南怀瑾先生便是从虚老而入佛门。大师与虚云、太虚等人皆是好友,太虚大师小印老约三十岁,但二人是“忘年交”,如虚云老和尚所讲:“要想佛法兴,必得僧赞僧。”
闭关又叫掩关,据《禅林象器笺》载:“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可见到我国的元、明时期,才有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而闭关则是佛教僧众的一种修行方式,他们往往独居在一个小屋子里,杜绝一切外缘,一心研读佛典或者修行某一法门,从而做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