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嘉韵 图/苏俊杰 莫伟浓 曾几何时,一到中午12时,广州人都有着同一动作、同一目的,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讲古佬”为街坊声情并茂地“讲古”,一段段已经听过无数遍的长篇小说,依然能被他们抑扬顿挫的声音而吸引,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让人意犹未尽又十分满足。
林兆明上台获赠墨宝。为传承“广派”语言艺术,弘扬广府文化,10日,“听见·广州”大型广府经典文化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贯穿2016年全年,通过播出广播系列节目、录制出版专辑、原创歌曲音乐会巡演以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粤语讲古”艺术,扶持推广广州本土题材的音乐文化。
金羊网讯 记者梁怿韬、黄宙辉,实习生吴大海报道:广府文化圈,又一位大师离去。5月6日凌晨,著名话剧演员、粤语讲古大师林兆明去世,享年88岁。林兆明生前曾塑造过多个话剧形象,晚年则活跃于粤语讲古界,深受广府文化圈欢迎。
老广州围坐收音机听他讲古“林兆明艺术人生回顾展”在广东话剧院展出话剧院老同事学生市民前往参加追思活动 郑迅摄 金羊网记者黄宙辉,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陈静、乔琳木报道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近日在广州辞世,享年88岁。
林兆明佛山日报讯 见习记者汤文燕、记者何敏华报道:昨日凌晨2时许,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他在粤语话剧艺术和粤语讲古艺术有深厚造诣,有媒体称,林兆明的去世,是广府文化的重大损失。林兆明的声音,影响几代广府人的成长。
(有幸与一班讲古前辈合照,最中间的长者就是林兆明先生)今天打开手机,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老一辈讲古大师林兆明先生在今日凌晨离世。本来,万事有始必有终,人的生命总有终结之时,此乃天地之道。林兆明林伯享年88,一生人作品等身,可谓不虚此生。
如果天国里还有粤语,那里肯定还会有林兆明讲古的声音。为粤语文化传播耕耘将近70年,昨日凌晨,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因病仙逝,享年88岁。在他离开前不久,今年才录制完的《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和《广州往事》还在电台里播出。
小编荐读主持人:袁婧广府文化圈,又一位大师离去。昨日凌晨,著名话剧演员、粤语讲古大师林兆明去世,享年88岁。对于他的离世,长期播放其讲古节目的电台撰文称“是广府文化的重大损失”。林兆明生前曾塑造过多个话剧形象,晚年则活跃于粤语讲古界。
情怀 | 担凳仔,听古仔早于上世纪50年代,讲古风行广州,在大街小巷时常可看到在老榕树下,街坊三五成群,凝神倾听手摇蒲扇的讲古艺人谈古论今的画面,或者在讲古坛上担好凳仔,听古仔,“讲古佬”不收分文,只为人气。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喂,哥、哥啊”……当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粤语讲古经典名句,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大多深受感触。在那个娱乐消遣方式单一的年代,一家大小、三五知己围坐在收音机旁,倾听着讲古大师们讲述一段段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已是一大乐事。
曾几何时,粤语讲古是广东地区最受欢迎的本土艺种之一,自从改革开放起,在过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知名的粤语讲古大师包括张悦楷、林兆明、冼碧莹、缪燕飞、吴元标、颜志图、叶振邦、梁锦辉、霍沛流、李伟英、郑达等等,不知道大家最喜欢谁呢!
广州行将消失的工种之二十七□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近日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于广州辞世,让古迷们深感惋惜。不少人由此想起,粤语讲古这门技艺,仿佛也步入了暮年。放眼望去,年青一代愿意从事粤语讲古的人,少之又少。1989年出生的彭嘉志是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