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师级作战单位中,美军的师编制人员非常多,如美军第三机步师在战斗状态时可达到3.2万人,其中除了战斗人员以外,非一线的支援和后勤人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在此前的文中,我们曾提及过二战时代,1942年的德军步兵营,编制有861人中有121人,即14%左右的步兵都是操作大车的“马夫”,那么,在二战时代的德军步兵师中,又有多少步兵是负责战斗,多少人员是支援单位的呢?
抛开军队实力、装备训练等客观因素,单纯从战术层面来说,苏军的失败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是依靠强大的坦克部队实施突破—他们此时也没有太多强大的坦克部队,而是用步兵来突破,同时用骑兵和滑雪部队来穿插渗透。
1867年,在原先奥地利帝国基础上成立的奥匈帝国,与德、法、英、俄并称欧洲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一战前奥匈帝国领土面积欧洲第二,人口占第三位,其军队数量十九世纪末接近50万,到一战前更是扩军至300万,而其中的骑兵部队编制、武器装备本文来简述一下。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政府曾调青海以回族为主的一个骑兵师出省,参加抗日战争。当时,骑兵师的组成是以原青海海南警备司令部所属第一旅为基础,拼凑了原驻防在河西走廊一带的马步青部的一部分,并征调大通、互助、湟源三个县的民团共8千余人。
1939年12月19日,就在昆仑关大战激战正酣的时候,塞北也爆发了一场大战,傅作义的第35军奇袭了包头。原因是戴笠有一条密报,说是日军在塞北抽调了两个骑兵联队组成了一个骑兵旅团,已经南下加入到华中战场。
美国一直以来都让很多国家闻风丧胆,这些得益于自身发展的优势以及在技术领域上的绝对性,可能如果说在相应发展上得不到保证的话,那么某些方面的呈现其实是更加困难,在整体的技术发展当中,有一个领域让很多人都开始好奇,那就是在之前的军力对抗上。
我国和美国的军队编制可以说是非常不一样。虽然在许多国家中都有着“师”这一军事单位,但是每个国家的“师”因为国情和需求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像是在我国就有着甲种师,乙种师和生产设计师的分类。而且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其实师并不是我国陆军中的主要部分,我国甲种师的人数最多可以达到1.
对于骑兵,相信大家都不会模式,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骑兵的镜头。不过,很多人认为骑兵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在近现代战争中,早就已经落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二战期间,骑兵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建国的初期,我国曾经下辖了19个骑兵师。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骑兵曾是战争中的重要角色。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古者的兵种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现在,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已经没有了骑兵这个兵种。前两年还听说我国仍然保留了一点骑兵,但不知现在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