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佛教修行,男女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就是在修行上,比丘的地位要比比丘尼高得多。师父说,他有一次应邀去清凉寺,西安的朋友或许知道,西安有两座以比丘尼为主的寺庙,人们称为尼姑庵,一个是清凉寺,另外一个是西五台云居寺。
#护苗有我2024#四众弟子,佛弟子分为四众弟子,何为四众?四众弟子是佛教出家人对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戒律优劣的分类。一众比丘众,比丘是指已经成年并且受过具足戒的男众。具足戒就是比丘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是受持了二百五十条戒律的男众。
文|文典纪史编辑|文典纪史今天,人们习惯将唐代的佛教称为“唐佛教”。然而,如果我们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唐代的佛教又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时代。唐代佛教不仅在寺院数量、僧人数量以及僧尼人数上都超过了前代,而且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一般想象。
我们平日里说的和尚一词,其实是一个很尊贵的称谓,并非是我们自己想法中的光着头的就叫和尚。“和尚”一词也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本意是“师”,是为师者,有一定资格为人师的出家人才能被称为和尚,而并非任何人都能称的。
佛教律藏流传至今的有《八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铜鍱律》《摩诃僧袛律》《十诵律》等。戒律文本一般包括波罗提木叉、犍度、附随三类。南传与北传各有不同,总体而言南传严于北传。波罗提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无等学。为佛教僧人(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