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保护和传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励和支持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组初评、评审委员会复议及社会公示等程序,并经10月8日自治区文化厅第30次厅党组会研究通过,将阿拉腾沙、宝日胡等166人确定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展览现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实习生 孙婷摄非遗成果作品展示。
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上人头攒动。小学生参加“小小传承人”非遗研学活动。游客欣赏面塑作品。马文化元素陶瓷酒具。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展示。游客了解蒙古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游客在马具制作技艺展台前驻足拍摄。包头剪纸传承人郭婷(左二)指导市民剪纸。
央广网呼和浩特6月16日消息(记者刘晓祺 见习记者邵玉琴)内蒙古的非遗犹如散落在草原大漠中的绚丽花朵熠熠生辉。它们融入于千回百转的悠扬歌声里,一日三餐的餐食里,农牧民经年累月的劳作里,草原人民平凡幸福的生活场景里。
【来源:内蒙古日报】记者11月24日从内蒙古农牧厅获悉,内蒙古乡村非遗亮相“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来自内蒙古的33位乡村非遗传承人、农牧民演员、乡村工匠带着具有浓郁乡风乡韵、彰显农耕文明、富含民族元素的优秀作品参加展演。
来源:【草原云】活动现场。11月16日,呼和浩特市金川第八幼儿园开展“小小非遗人、传承大文化”亲子活动,现场设置了庭教育讲座、文艺演出等环节,让孩子和家长们在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感知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人马利教孩子们制作点心。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名单(按照姓氏笔画排序)丁真赤真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唐卡(勉唐画派)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尕主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赵凌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1月22日晚,华灯初上,内蒙古展览馆广场上一场祭火祭灶活动正在上演,人们围着篝火,欢歌笑语,祈福求愿。祭火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祭灶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祭火祭灶表达美好愿望,祈盼国泰民安。
根据《锡林郭勒盟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和《实施细则》(锡科协发[2011]61号)的有关规定,由锡盟组织部、锡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锡盟科协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全盟各地、各单位推荐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侯选人进行评审,对评出的16名候选人现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