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航天的骄傲,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很受大家关注,比如最新的天舟六号成为世界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很多人就从网络上了解到。但造价3.5亿的天舟只是一次性的想必大家知道的还比较少,飞一次3.5亿就没了,这成本会不会太高了?
波音飞船故障引发太空危机 SpaceX再显商业航天霸主实力一、历史性发射:猎鹰9号携希望升空 2025年3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龙”飞船划破夜空,执行代号“Crew-10”的救援任务。
当蓝色尾焰划破佛罗里达夜空,SpaceX用第27次完美回收火箭的钢铁侠式操作,开启了本世纪最受关注的太空营救行动。这次代号"星际摆渡"的任务,不仅关系着两名被困国际空间站137天的美国宇航员,更牵动着全球航天界的神经。
就在昨日,已经在空间站待了十个月的天舟七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坠入大气层。而与此同时,新一代的天舟八号,也已经升空,为驻留“天宫”的宇航员们提前送上明年年货。作为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货运飞船,天舟系列每一艘成本就要3.5亿元,但却仅用1次就要报废销毁。
SpaceX在9月10日发射的“北极星黎明”号载人飞船,于9月12日18点50分左右打开了顶部舱门,美国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出舱进入太空,开始了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在太空中活动了约12分钟,并测试了EVA航天服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运行了半个多世纪后,它的“太空之旅”才终于结束。目前,世界上掌握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射技术的国家还为数不多,大多数航天器在使用结束后往往无法回收。那么,完成使命的航天器“命运”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请专家揭秘“老旧航天器”的命运。无法回收的老旧航天器 要么受控离轨要么任其坠毁。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事业的序幕。半个世纪过去后,“东方红一号”虽停止工作,仍在轨道上绕地飞行。杨宇光告诉记者,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而是“采用蓄电池供电,在其工作28天后,电池的电量耗尽,卫星就无法继续工作了”。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空间站的出现让航天员在太空中有了一个长期驻留的“家”。要想维持这个“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货运飞船的全力保障。那么,世界各国货运飞船有什么特点?本文为您一一解读。“进步”号货运飞船——“快递”实现天地通人类空间站技术的先驱是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
又一家商业“旅游”公司成立,这次要用高空氢气球送人上30千米高的平流层。密封舱可重复使用,Space Perspective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Jane Poynter、Taber MacCallum都希望一个密封舱能完成1000次飞行,“海王星飞船”每年飞100次,但每次任务都需要一个新气球。
龙飞船(SpaceX Dragon)是一个由SpaceX公司开发的宇宙飞船,是第一款由私人企业开发并发射进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是首款为国际空间站进行货运补给的私人航天企业宇宙飞船,是目前唯一有下行运输能力的货运飞船,也是目前唯一实现重复使用的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