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兄弟11人,有侄子数十人,其中被《旧唐书郭子仪传》《新唐书郭子仪传》提及的,唯有郭昕一人。郭昕,华州郑县人,其父是郭子仪的同母弟郭幼明,曾任安西四镇留后,晋升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为大唐坚守在西域,直至最后一刻。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是不回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陕西男儿从来都不负国,几千年来,陕西汉子为守卫领土前赴后继,名将如云。白起、王翦、马援、李靖、郭子仪、韩世忠……这一串串名字写出了三秦儿女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
书接上文:武阶之战后,虽然吐蕃频繁挑衅,但李隆基忙于内治,双方在边境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直到开元十六年(728年),开元盛世已经成形,大唐国力进入巅峰时代。玄宗开始组织对吐蕃的全面反击战,李祎、崔希逸、杜希望等封疆大吏,率军挺进青海道,接连取得大捷。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四十年里,能够做多少事情?最爱君不禁想起唐代的一位老人,他用生命中的四十二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多年来默默无闻,却诠释了何为铁血军魂,展现了大唐将士的血性。他的名字,叫做郭昕。微电影剧照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某一个冬夜,西域边城,风沙怒卷,月色苍凉。
几年前,一部名为《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的短剧火遍网络。很多人也许不知,短剧描述的唐军坚守西域的感人故事并非虚构。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新疆古代钱币展厅里,唐代“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就见证了这段悲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