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姚洋说》节目,由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整理发布)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结束,首次参加此次会议,我个人感受颇为深刻。其间,有两个讲话值得关注:一是万斯的讲话,其内容如同在欧洲投下一枚炸弹,欧洲人甚至用“革命”一词来形容。
北大教授姚洋:美国60%捐赠来自普通民众,中国60%捐赠来自企业家我们很多人有一种概念,中国的企业家都是为富不仁,这是完全错误的。在美国主要的捐赠是来自普通老百姓的个人捐赠,占到了他们国家所有捐赠的60%。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下简称“夏季达沃斯”)于6月25日—27日在大连召开。6月25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学院执行院长姚洋在夏季达沃斯现场接受记者专访,并针对民企纾困、中企出海、地方政府财政“解渴”等内容作出解答。
6月16-18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青花郎独家战略合作的“2022凤凰网财经云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明日的世界”为主题,盛邀近60位海内外政商学界顶级嘉宾,解读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9月4日,平安银行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在深圳举办《平安大视野》云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新形势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和家庭资产配置,邀请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就《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当前经济形势》主题进行分享。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研究中心重磅推出专访栏目《对话亚布力》,第一季专访内容与腾讯新闻联合出品,先后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CEO严旭兵,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国际联合实验室高级科学家杨展涛,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丁显廷,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洋葱学园CEO杨临风,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自嗨锅创始人、总裁,百草味创始人蔡红亮等。
“游戏发生了变化,但是本质仍然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的生产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谈到,因为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链完整,中国在未来10~20年不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12月17日上午10点,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MBA中心主办、UCL成都校友会、LSE成都校友会等联合主办的北大国发院MBA讲坛暨海外高校校友会联合论坛在成都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作为主讲嘉宾,主题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近期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断,一些美国学者炒作“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衰退已开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上述言论源自美国人自身的焦虑,因为中国对他们的追赶太快。
“上一轮全球化已经结束了,这个判断非常重要。”在23日举行的“新链接、新市场、新变量·2024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人们习惯于生活的时代还是上一轮全球化。上一轮全球化的特别在于融合、趋同。上一轮全球化也是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化。
“我的预判是,如果下半年疫情不反复,从明年开始,我国经济应该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中美脱钩?“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在各个层面上设置障碍,让一些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担忧。甚至有人提出国际上正在“去中国化”,担心会形成技术、金融的两个“平行体系”。但美国的“小动作”真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吗?姚洋指出,所谓“脱钩论”主要包括三方面:贸易投资脱钩、技术脱钩和金融脱钩。
姚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中国金融40人”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