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原创稿石矛。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石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灰坑H90全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干栏式建筑基址F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T1011和T1012②层下的遗迹分布全景(上北下南)。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竹园岭遗址遗迹清理工作照。
南都记者获悉,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周边居民向南都记者反映,喇山遗址与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中的肥猪山庄地块几乎为同片区域。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人员初步推定遗址面积为36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平均深度约1.5米。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人员初步推定遗址面积为36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平均深度约1.5米。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文艺、通讯员穗文考宣报道:6月25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竹园岭遗址有先秦文化遗存埋藏,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
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竹园岭遗址出土的文物。灰坑,近1500个;柱洞,1800余个;灰沟,25条;还有各类石制的戈、璋、戚、钺、锛、凿、镞、砺石、磨盘、杵、磨石、环、有领环……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黄埔竹园岭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
6月25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黄埔竹园岭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这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人员初步推定遗址面积为36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平均深度约1.5米。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在项目范围的北边地块山岗(喇山),考古人员发现商周时期的灰坑23处,并在地表及断面内采集到夹砂黑陶片、印纹硬陶片和石锛、石戈和砺石等遗物。
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在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中部合成村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配合旧村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合成村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2022年8月至11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高处俯瞰的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挖掘现场。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石矛。砺石。牙璋。保存完好的石碾槽。6月25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广州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
25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位于广州黄埔区的竹园岭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竹园岭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的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约呈“品”字形,最高海拔为53.8米。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人员初步推定遗址面积为36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平均深度约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