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新了!近日,工信部发布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吉林省共7家企业入围,其中,长春新区4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长春长光智欧科技有限公司、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众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吉林网】12月19日,由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吉林股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公司长春营业部、吉林省中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越达科技产业园承办的“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洽谈会”在长春举行。
来源:【中国吉林网】自主研发的超高温极端环境材料服役性能检测设备,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汽车线控底盘测试装备;TMC系列控制器,静压支撑伺服作动器……在吉林长春,有这样一家以“试验装备”研发制造为主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试验)。
来源:【中国吉林网】走进“专精特新”企业解读高质量发展“秘籍”4月18日,中国吉林网走进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会推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的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光电)。
人民网长春12月11日电 (记者马俊华)记者11日从贯彻落实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吉林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7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
来源:【中国吉林网】在吉林长春,有这样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进出口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新发明的秸秆饲料打捆机属部分核心技术属“全国首创”。
继9月1日,首颗自主研发的微波遥感卫星“吉林一号”SAR01A星正式出征后,长春新区企业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卫星)再传喜讯,对外发布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其分辨率、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长春富晟博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技术革新。图为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朝阳区工信局工作人员来到寰旗科技,问需于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春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66.31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高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5%,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2.9%,补链强链深入推进,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长春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新赛道孕育新动能。
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各级“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强化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专项行动,积极打造特色助企服务措施,全力支持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质量发展之路、品牌发展之路。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有军5月9日,长春市召开全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会上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八个方面“37条”意见和配套的“金18条”政策措施,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出“组合拳”。
来源:经济日报吉林省长春市近日透露,该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三个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53%;民营经营主体突破154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主营业务收入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长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实施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双城”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平台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扎实推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