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古稀老人张喜元利用捡来的枯死树根做成了根雕拐杖免费赠送给腿脚不便的人,用小爱润泽着身边的每一位。眼前的这一位老人叫张喜元,是临水镇九龙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居民,可在社区老人可是小有名气的名 人,这大多来源于老人家摆放在家中的这一根根雕刻精致的拐杖。
山西省晋南地区有座名山叫中条山,山中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山,数千年来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习惯,它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无数的财富,即使是一些个毫不起眼的东西也不会被利用到了极致,这不在平陆县山脚下这个叫做古城的农村,就有一位酷爱园林艺术的农民大爷,他竟然
太原痴迷老汉20年制作上万条“爱心拐杖”【解说】山西太原75岁的边银良,20年来制作了上万条“爱心拐杖”,供腿脚不便的路人免费使用。3月3日,他正在对自己的拐杖进行制作维护,一根根长短不齐的树枝、木棍立在家中,边银良戴着眼镜,手拿刀具对树枝削皮打磨。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9日讯 家住西安的黄永才今年76岁,退休后爱上了根雕,他的作品材料基本以树根为主。黄永才平时在外边散步的时候,发现一些造型比较奇特的树根就捡回家,之后再根据想象力,对这些原生态的树根进行简单的雕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来临,考虑着该送妈妈什么样的礼物,让妈妈过一个快乐舒心的重阳节。今天给院子的花椒树剪枝打理,看到一根粗壮的树枝可以做拐杖,便用锯子锯下来,修剪之后,居然可以做两根拐杖,一根粗一些,带两个手柄,一根细一些,带一个手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刘翔)在武汉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根110厘米长的木拐杖,它是共产党员、中共五大代表罗亦农在上世纪20年代为母亲亲手制作的木拐杖。这根拐杖经武汉革命博物馆征集,由罗亦农的侄孙捐赠入藏武汉革命博物馆。
说起自己制作这个野桃树原木拐杖的事情大叔便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是有故事的,20多年前自己的父母已经年迈,人常说拐杖是老人的一条腿,老年人走路有个拐杖自然行动要轻松许多,特别是父母都钟爱拐杖,当年给他们买拐杖有10多个,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拐杖不但重而且不经用,后来他突发奇想就想用山里的野桃树给父母加工拐杖,野桃木的木质坚硬密度高,不但轻便而且使用起来非常耐用,没想到加工的第一个拐杖竟然被在村子里做考古研究的一位省城老教授看上了,当场出价1200元,价格虽高可是大叔因为是跟父母所做,自然是不会卖的,此件事情上大叔受到了启发,决定在闲暇时间开始加工原木拐杖,一来自己有个爱好二来还可以赚点零花钱。